千年文物盟三生,平湖万州证同心!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举办集体纪念婚礼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6:53    点击次数:186

5月18日,重庆万州,清晨的平湖烟波轻笼,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前的“桃花”随风摇曳,一场集体纪念婚礼在此举行。10对夫妇以文物为媒、以非遗为裳,在青铜照壁前,共赴幸福新程,见证库区移民生活的幸福新篇。

\n

旗袍为语

\n

早上9点,水榭顶部片片桃瓣轻舞,10对夫妇手持桃花缓步登场。他们身后,一幅幅海报记录着各自家庭的故事:有对长辈诠释着“孝”的真谛,有对兄弟姐妹尽显“悌”的本色,有带领村民振兴柑橘产业的夫妇……每一段故事都与三峡的壮阔山河紧紧相系。

\n

\n

喻双双旗袍文化情景剧。

\n

当《诗·周南·桃夭》的吟诵声起,“喻双双旗袍文化情景剧”成为此次活动的亮点。这个曾多次登上国家级舞台的表演,以独特的视角和叙事,串联起整场婚礼的文化脉络。15名女性身着手工打造的旗袍,化身文化使者,款款登台,依次演绎《携琴访友》《诗书相伴》《舞韵花间》《华服共赏》。她们身姿婀娜,舞步轻盈,眉宇间既蕴含着“舍家为国”的豪迈气概,又流露着“安居乐业”的温柔情致。

\n

“各位嘉宾身着非遗旗袍,倾情演绎旗袍文化情景剧,不仅展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,让观众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,更借此诉说居民的幸福新生活。”谈及创作初衷,旗袍艺术家喻双双表示,旗袍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匠人的巧思与心血。希望这场表演展现的非遗魅力,能带领观众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流动与转化。

\n

活动现场,78岁的重庆市文明家庭代表陈家驹抚摸着旗袍上的刺绣,不禁潸然泪下:“这江水纹路让我想起当年的木船,现在的日子就像这锦绣一样光亮。”他的话语中,描述着如今的幸福生活,而旗袍,恰似这美好生活的精致缩影,承载着文化,也承载着希望。

\n

文物为媒

\n

婚礼仪式上,馆藏战国文物“虎钮錞于”化身文化信使。夫妻代表饮用从虎钮錞于茶具中倒出的茶水,这件以战国青铜器为原型的文创茶器,此刻化作连接古今的信物,为这场仪式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历史底蕴。现场青铜照壁化作光影幕布,带领大家沉浸式体验文物背后的故事与情感,感受文物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文化韵味。

\n

当10对夫妇将“岁月鎏金纪念证书”捧在手中时,照壁忽然浮现出他们年轻时的结婚照——泛黄的照片与此刻的白发交叠,引得观众席响起热烈掌声。“这个证书特别融入了博物馆馆藏文物元素——封面纹样取自青铜器的回纹肌理,内页印刻着古瓷釉彩的流转纹路,更有以古籍书法题写的‘情比金坚,岁月成证’几个大字,让每一份承诺都拥有了文物般的典藏价值。”陈伟、赵柳英夫妇如是说。

\n

\n

纪念婚家庭代表陈家驹、张明德夫妇在现场真情流露。

\n

“这不是简单的婚礼重现,而是用文物语言重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。”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馆长岳宗英表示,在5.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,活动将婚俗文化与文物活化相结合,开创了博物馆公共服务新模式。10对夫妇的身影,让婚姻成为“活态的文物”——他们的牵手,是对“择一人终老”的当代诠释;他们的故事,更是对“家风传承”的生动注解。

\n

\n

三峡移民纪念馆的爱情见证。

\n

平湖风起,桃花雨落。当10对夫妇携手走过青铜照壁时,阳光恰好穿越云层,在青石板上投下“三生三世”的光影。这场以文物为媒的婚礼,不仅让沉睡的青铜器“听见”了当代人的心跳,更让流淌千年的文化血脉,在新时代的婚誓中焕发新生。

\n

原标题:千年文物盟三生 平湖万州证同心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举办集体纪念婚礼